•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多國童聲共譜文化交融樂章

    “熊貓之聲”2025成都(國際)童聲合唱音樂周音樂盛典圓滿落幕

    2025年08月12日14:04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8月12日電 (記者朱虹)昨晚,“熊貓之聲”2025成都(國際)童聲合唱音樂周音樂盛典在中國歐洲中心天府音樂廳盛大舉行。這場匯聚全球童聲力量的音樂盛宴,以歌聲為橋,串聯起多元文化的對話與共鳴,為成都這座“音樂之都”再添國際化亮色。

    演出現場。主辦方供圖

    演出現場。主辦方供圖

    多國合唱團獻藝 天籟童聲綻放光彩

    盛典伊始,成都市高新區芳草小學銀杏合唱團率先登場,一曲《明天》以清澈童聲拉開帷幕,奠定了整場活動純真而溫暖的基調。隨后,中國本土及來自韓國、馬來西亞、泰國、俄羅斯等國家的合唱團依次登臺,以各具特色的演繹勾勒出一幅多元文化交融的音樂長卷:國內團隊或以清泉般靈動的嗓音詮釋自然生機,或以婉轉曲調勾勒江南煙雨,盡顯不同地域的文化風情;國外團隊則帶來獨特的異域色彩,韓國合唱團的歌聲洋溢著少年朝氣,馬來西亞、泰國團隊演繹出東南亞的靈動與熱情,俄羅斯合唱團傳遞著北國的清澈與厚重,各國特色在舞臺上碰撞出奇妙共鳴。

    這些精彩演繹相互交織、相映生輝,共同構成了一幅多元共生、美美與共的音樂圖景,為這場國際合唱盛宴注入了豐富而鮮活的文化內涵。

    非遺元素引關注 民族文化展現活力

    活動現場,非遺展示成為亮點。四川黑水縣卡斯達溫舞傳承隊表演的《卡斯達溫?薪火》,以剛勁舞姿再現嘉絨藏族歷史記憶,這支曾作為出征誓言的古老舞蹈,如今已成為非遺保護的鮮活樣本。

    隨后登臺的黑水縣阿爾麥多聲部合唱團,以千年流傳的和聲承載民族記憶,與卡斯達溫舞形成 “歌與舞” 的呼應,生動展現了民族文化的當代傳承。該合唱團的發展得到了成都銀行的大力幫扶,作為承擔四川省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任務的金融企業,成都銀行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助力區域協調發展,努力履行社會責任,全力幫助黑水縣加快發展,為阿爾麥多聲部合唱團的傳承與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推動這一國家級非遺項目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演出現場。主辦方供圖

    演出現場。主辦方供圖

    全場同唱傳理念 音樂搭建溝通橋梁

    活動高潮階段,“熊貓之聲”成都(國際)童聲合唱音樂周國際合唱展演及評測藝術總監、評委、INTERKULTUR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藝術總監約翰·魯茲現場指揮,全場觀眾與各國合唱團共唱《茉莉花》。這首經典民歌既承載著國人的集體記憶,也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音樂名片,在多國友人的合唱中更顯跨越國界的感染力,讓熟悉的鄉韻與世界的和聲交融成最動人的共鳴。隨后一曲《成都》引發集體合唱,詮釋出“同聲歌唱,凝聚各國人心”的深刻內涵。

    本次音樂周不僅舉辦了國際合唱評測、中外合唱團展演、大師工作坊等豐富活動,還通過交流音樂會等形式促進了各國團隊的藝術交流與文化互鑒。擔任本次活動評委的專業人士對各合唱團的總體準備水平給予高度評價,尤其肯定了來自廣州、韓國和俄羅斯的團隊所展現的獨特民族文化特色、出色聲樂準備質量和有趣現代曲目。他們相信,這場充滿活力與溫度的音樂盛會,將持續成為連接世界的文化紐帶,在未來綻放更耀眼的光芒,讓合唱藝術的魅力跨越山海、深入人心。

    作為成都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熊貓之聲”以童聲合唱為紐帶,讓天府文化在與世界的對話中不斷煥新——它不僅將成都的煙火氣、詩畫韻與人文情推向國際舞臺,更以少年人的純真共鳴打破語言壁壘,讓不同文明在旋律中相互理解、彼此欣賞。這場跨越國界的音樂之約,既為全球文化多樣性注入了獨具特色的“成都力量”,更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文明互鑒的種子。隨著活動圓滿落幕,其搭建的跨國音樂橋梁并未終結,而是化作一條流動的文化脈絡,持續串聯起各國青少年的心靈對話,讓“同聲歌唱”的溫暖與力量,成為推動人類文明共生共榮的生動注腳。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