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眉山青神縣:生態治理繪就綠色發展新圖景

    2025年08月12日16:45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眉山市青神縣以精準之策守護生態底色,通過“提質竹林基地、科學植綠增翠、守護古樹名木”三大舉措,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在守護與發展的平衡中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綠色發展之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青神縣秉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理念,對退化林地進行生態修復,實施低效林改造更新。種竹大戶毛文奇感慨道:“以前山上啥都種不了,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但這幾年新增和換種的竹苗面積就有700畝,除了竹子本身的收益外,政府還會給我們每畝1500元的補貼。”

    政策扶持與科學種植雙管齊下,全縣高標準竹林基地突破20萬畝,年固碳量達6.8萬噸。竹林既是生態“碳庫”,更成為竹片加工廠的“原料心臟”。如今,青神縣已建成4個省級現代竹產業示范基地、2個竹林小鎮。

    科學綠化是青神縣筑牢生態屏障的關鍵一招。全縣統籌推進營造林項目與全民義務植樹,2025年新增縣級義務植樹基地1處,完成營造林0.98萬畝,8.6萬人次參與義務植樹,新栽苗木26萬株。精準施策下,森林覆蓋率穩定在48.8%,公路河道綠化率達95%,綠色生態廊道縱橫交錯。

    環境的改善還引來生態“檢驗員”——螢火蟲的青睞。夜幕下,螢火蟲如繁星閃爍,繪就美好生態畫卷。綠色不僅扮靚城鄉,更成為民眾樂享的生態紅利:漫步喚魚公園;徜徉漢陽古鎮;騎行竹林風景線……青神縣正以綠為脈,讓生態之美轉化為民生之福。

    古樹名木是青神綠色發展的又一關鍵落筆。在鄉村,歷經歲月滄桑的古樹或粗壯如云,或冠蓋如傘,承載著歷史記憶與鄉愁情感。青神縣構建“日常巡查+動態監管+精準管護+規范執法”機制,對39株古樹“一樹一策”精準養護,設置宣傳點推動全民保護。這一舉措不僅守護了自然遺產,更傳承了文化基因,讓生態與文化相得益彰,為綠色發展注入獨特魅力。

    青神縣以竹林為基、綠網為脈、古樹為魂,將生態建設融入產業發展、文化傳承與民生福祉,實現了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的互促共進,續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嶄新篇章。(李正陽)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