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翻修術助患者重獲行走能力

    2025年08月13日17:17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8月13日電 (趙祖樂、實習生王東)近日,一位來自九寨溝縣的45歲患者高大叔,在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接受機器人輔助骨科髖關節翻修手術。術后,高大叔恢復良好,重新找回了正常行走的能力。據了解,類似的技術創新成果在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已多次成功實踐,為眾多髖關節疾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坎坷求醫路,患者痛苦不堪

    高大叔的求醫之路頗為坎坷。2024年2月1日,他因車禍導致右側股骨頸骨折,隨后在當地醫院接受了右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然而,術后不幸出現感染,雖經多次清創和手術處理,關節感染問題仍反復困擾著他。多次手術不僅讓高大叔承受了身體上的痛苦,也讓他對再次手術充滿擔憂。

    術前X片。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供圖

    今年,在家人勸說下,高大叔通過朋友介紹來到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經檢查,高大叔右髖關節置換術后,髖臼關節面下骨質硬化,關節面欠光滑,關節間隙狹窄。經診斷,其右側髖關節抗生素骨水泥臨時假體置入術后感染已治愈,但右髖疼痛癥狀明顯,活動嚴重受限,最佳治療方案為“右側人工髖關節翻修術+骨水泥臨時假體取出術”。

    術前三維醫學影像手術計劃。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供圖

    華西周宗科教授和該院骨科劉永光主任帶領團隊經過會診后,根據高大叔術前雙下肢全長CT,制定了完善的三維醫學影像手術計劃。術中,機器人發揮了精準定位和截骨的優勢,大大降低了手術創傷,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專家團隊為高大叔制定了“機器人輔助下右側人工髖關節翻修術+骨水泥臨時假體取出術+髖關節粘連松解術”的綜合手術方案。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由周宗科教授、劉永光主任等組成的專家團隊成功實施了手術,整個術程十分順利。

    術后X片。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供圖

    術后第一天,高大叔就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下床進行功能鍛煉。曾經困擾他的右髖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問題已消失不見,關節活動度明顯改善。高大叔感慨地說:“要是早知道有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這個技術,我也不會走這么多彎路了。”

    技術革新,引領骨科手術新趨勢

    據了解,骨科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手術核心優勢顯著。通過術前精準設計和術中實時引導,手術更精細,能更好處理骨骼缺損、金屬殘留等難題,就像給醫生裝了"智能導航",精準定位假體位置。

    針對松動、感染等復雜情況,機器人可三維掃描骨骼結構,定制個性化重建方案,提升假體穩固性。術后患者恢復更快,24小時就能下床活動,住院時間縮短至3-5天,疼痛和出血更少,關節功能恢復良好,雙腿長度更協調,患者整體滿意度高。

    此次高大叔手術的成功,既體現了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骨科醫療團隊的專業水平和創新能力,也展示了機器人輔助手術在骨科領域的巨大潛力。隨著國產機器人技術的不斷成熟和臨床普及,髖關節翻修手術正朝著精準化、微創化的方向大步邁進,未來,將有更多患者受益于這一先進技術,重獲健康生活。

    (責編:章華維、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