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金背后

隨著終賽哨音的響起,黃河松了一口氣。
他抬手抹了把額頭上的汗珠,掌心在衣服下擺蹭了兩下。場邊的記分牌定格,場上的運動員相擁,看臺上揮動的旗幟與雙手像綻放的花,在射燈的照射下映在他胸前的工作證上。
黃河是成都新都公安新都派出所的副所長,也是香城軟式曲棍球場館中心安保負責人。8月13日晚,他和戰友們一同迎來了成都世運會軟式曲棍球項目的金牌之戰。
安保籌備期間,黃河在館內開展工作。新都公安供圖
早在8月6日,作為成都世運會首賽的軟式曲棍球項目就已燃情開賽,黃河和戰友們在此之前數月就已入館開展安保籌備工作。手上常提溜著兩臺對講機,工作起來游刃有余的黃河,在之前還對賽事安保不甚精通。
第一次踏入空曠的場館,皮鞋踩在未完工的地面發出清脆的回響,黃河舉著平面圖在主館轉了三圈。此后,他成了場館的“常客”,向治安科專業安保人員請教,隨身揣著卷尺,繞著場館外墻尋摸,各個區域的隱患位置被不斷標注,雙腳的反復丈量使得他將場館基礎情況爛熟于胸。
成都世運會軟式曲棍球項目頒獎儀式上,安保警力正在看臺執勤。新都公安供圖
場館的安檢口是賽事安全的第一道防線,謂之“賽事保障之前的保障”。黃河向場館安檢排爆負責民警陳傳林請教,一同建立起安檢人員“雙技能”培訓,實現人員一崗多能、跨崗履職;陳傳林每日會攜帶打火機等禁帶物品進入安檢門,對安檢人員進行隨機抽查考核;安檢人員的首復檢制度讓安全保障“再上新鎖”。
日均人流量超6000人次,單日安保平均時長17小時,8個晝夜平安有序……
“河哥,今晚的器材都清點完了。”安保警力老李的聲音把黃河拉回到了現在。遞上登記表,上面密密麻麻簽滿了名字。黃河接過筆,在末尾寫下自己的名字,他想起在安保籌備期間第一次在這里簽下相關文件時,手心也是這樣冒汗。
此刻,看臺上的人潮漸漸退去,場館安保警力的身影仍在流動。在場館安保指揮所,安保警力王傳凱正把8天的錄像備份歸檔,他面前的茶杯里泡著濃茶;入口處的安保警力陳倫忠正在場館進行收尾檢查,他的運動鞋跟磨得有些歪,清點物資的動作和大運會水球比賽閉館時的樣子漸漸重合。
夜色正濃。
大運會的安保經驗在這片空間里延續,正以重疊、生長的安防軌跡,書寫著護航世運會辦賽的平安密碼。
決賽之夜,黃河在觀眾看臺開展工作。新都公安供圖
2023年成都大運會到2025年成都世運會,從崗位聯動的探索磨合到跨域聯動的無縫咬合,從“以防為主”的穩妥保障到“主動防控”的全域護航,藏在香城體育中心場館內的是三年兩場國際賽事的平安印記,也是安保體系從摸索到成熟的躍遷,更是守護力量向更精、更準、更專業的生長。
黃河摩挲著胸前的工作證,似乎有些不舍。
賽后,運動員和觀眾相繼離場,繁忙的安保收尾工作仍在有序開展。新都公安供圖
8天的晨昏里,那些與戰友們在監控室緊盯畫面、在通道口測試設備、在暴雨里巡查場館的時刻,都又變得清晰起來。但更多的卻是平靜,像場館里那些被新展板覆蓋住的舊標識,新的平安故事總會在這片土地接續生長,而他們,始終是守護故事的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