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成都世運會閉幕——

    萬千氣象繪就多彩畫卷

    本報記者 劉 峣 孫亞慧 王美華
    2025年08月18日09: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自由搏擊女子半接觸70公斤級亞軍德國選手梅格勒(前左)與季軍斯洛文尼亞選手巴洛(前右)在頒獎儀式上擁抱。
      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攝

      女子花式臺球冠軍中國選手韓雨(中)、亞軍菲律賓選手森特諾(左)和季軍中國選手劉莎莎在頒獎儀式上合影。
      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攝

      鐵人兩項男子個人決賽中,比利時選手文森特在比賽中。
      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攝

      浮士德球女子決賽中,巴西隊戰勝瑞士隊獲得冠軍。圖為巴西隊球員薩比娜·祖費特在賽后抱著11個月大的孩子與志愿者合影。
      新華社記者 陳 誠攝

      8月17日,隨著主火炬的熄滅,2025年第12屆成都世界運動會落下帷幕。

      這是繼成都大運會之后,我國西部地區再次舉辦大型國際綜合性賽事。賽場上的比拼,匯聚了傳統與新潮體育項目的多元魅力,留下了無數難忘的高光瞬間。從世界各地奔赴而來的運動員,在這里收獲友誼與感動,也觸摸著鮮活的中國文化。賽場之外,煙火氣與熱情交織的蓉城,讓這場體育盛事成為展現城市魅力的又一扇窗口。

      “運動無限  氣象萬千”。這幅由精彩賽事、真摯贊譽與熱烈氛圍共同繪就的世運畫卷,將在世界體育的舞臺上留下長久的光輝。

      

      全方位呈現運動氣象

      捧著胸前的金牌,德國體育舞蹈選手莫申斯卡愛不釋手。“(這枚獎牌)很特別,非常有紀念意義。它體現了這座城市的文化,我們帶走的不僅是金牌,也是關于這座城市的美好回憶。”他說。

      這個夏天,因為成都世運會,許多像莫申斯卡一樣的運動員來到中國、相聚蓉城,展現著小眾項目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可能,為世界體育版圖注入了希望與活力。隨著成都世運會的進行,很多原本鮮為人知的項目,逐漸走入中國民眾視野,收獲了更多關注和喜愛。

      本屆成都世運會共設有34個大項、60個分項、256個小項,以非奧運會項目為主;共有來自11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0名運動員參賽,是世運會歷史上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一屆世界運動會。其中,自由潛水、殘疾人自由潛水、龍舟、武術等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腰旗橄欖球、壁球、棍網球、壘球等“準奧運”項目穩穩吸睛,無人機競速、跑酷等新潮項目則釋放出青春活力。

      如果沒有成都世運會,年輕的中國女子壁球隊很難有機會與世界強手同場競技。13歲的殷子媛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年齡最小的運動員,站上世界級舞臺,她滿懷激動。“這次能跟很多優秀運動員比賽,我很開心,希望從她們身上學到一些更好的技巧。”

      世運會的舞臺,傳遞了豐富多彩的運動文化與精彩紛呈的項目魅力。從體操轉戰跑酷賽場的商春松,在跑酷女子自由式比賽中奪得金牌。“我希望用這枚金牌,更好地推廣跑酷運動。”在商春松看來,跑酷運動比較自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加入到動作當中。

      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主席何塞·佩魯雷納說,世運會就像一個展示非奧項目魅力的櫥窗。“我相信,這將是歷史上最好的世運會!”

      沉浸式領略中國魅力

      成都世運會,這場融合深厚底蘊與現代活力的體育嘉年華,讓全球賓客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熱情包容。

      有全力以赴的較量,也有溫暖人心的交流。在拔河賽場,觀眾齊唱生日歌,為48歲的荷蘭運動員瓦赫曼斯慶祝生日,他抱著成都世運會吉祥物“蜀寶”和“錦仔”感動不已;女子壁球首輪賽后,中國隊選手張雅琪與德國隊選手拜因哈德互贈徽章,比賽雖有勝負,但兩人臉上的笑容更令人欣喜。

      1米91的修長身材,筆直挺拔的站姿,舉手投足間流露出優雅從容的氣質……世運會拉丁舞賽場上,裁判謝爾蓋·辛金斯在社交平臺意外走紅,被中國網友親切稱為“九頭身裁判”。辛金斯真誠感謝網友給予的“受寵若驚”的溫暖,直言這份支持讓他倍感榮幸:“我非常喜歡來中國,觀眾的熱情友好令人印象深刻。這次世運會的組織非常棒,我和同事們對開幕式、對場館的一切工作都贊不絕口。”

      世運會運動員村內,編竹籃、剪窗花、學書法、烹川菜等多彩文化體驗活動,讓各國運動員領略巴蜀韻味。意大利運動員焦爾吉婭對自編繩環愛不釋手,來自塞浦路斯的邁克爾·喬治歐則沉醉于中式熏香:“這些新奇的東西讓我很開心,中國文化非常特別。”

      賽事之余,外國運動員們紛紛走進成都街頭,體驗城市的煙火氣:登上穿梭街巷的“火鍋巴士”,在錦江夜游邂逅川劇變臉,或在茶館品茶、體驗地道采耳……成都之旅令人流連忘返,阿魯巴運動員羅布·蒂默曼斯由衷感嘆:“成都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魅力。”

      近距離感受城市風韻

      從大運會的活力迸發到世運會的激情無限,成都,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魅力正與競技體育交相輝映,向世界綻放耀眼光芒。

      在位于成都東部新區世博園的世運廣場,自8月8日啟動以來,一系列文藝展演、體育互動、非遺體驗、科技展示等活動精彩紛呈,帶來一場場既有國際范兒、又有巴蜀韻味的文化盛宴,累計參與超1.3萬人次。

      糖油果子的甜香漫過青磚灰瓦,采耳師傅的音叉在巷間回蕩。充滿市井煙火的寬窄巷子里,“世運·天府”文化藝術展持續升溫。開展以來,已吸引超過10萬名全球游客觀展打卡。這場綻放于成都地標的藝術雅集,是“以賽營城”理念的生動實踐。

      賽事熱度之下,城市的全民健身熱情更濃。成都世運會充分利用大運遺產,沒有新建場館,而是統籌利用現有設施,配置了27處競賽場館(場地)。借鑒大運會的處理經驗,世運會的7處臨建場館在賽后也將保留下來惠民利用,助力打造“體育+”城市級消費業態和場景。通過開展世運項目進社區、進學校、進商圈和“跟著賽事去旅行”系列活動,成都打造了130個市民家門口的“世運空間”,吸引市民游客參與體驗跑酷、飛盤、攀巖等運動。

      成都用兩場頂級賽事證明,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的核心在于“城”。今年,成都全年計劃舉辦國際和全國性高水平賽事超80項,體育消費總規模有望達800億元、體育產業總規模有望突破1500億元。數據顯示,僅上半年,成都已舉辦重大賽事38項,體育消費總規模達410億元,同比增長約9%,基于體育而成長的產業展示出蓬勃生機。

      這個夏天,世界的目光再次看向成都。賽場內外,運動員們用行動詮釋了和而不同、美美與共。人們在這里以體育之名相遇,話別,再相約更璀璨的未來,期待著下一次重逢。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