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匯聚“統戰+”力量 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暑期的川西高原,雪山和草原爭艷,烈日和冰川交輝,格桑花迎風綻放,風景如詩如畫。四川省委統戰部定點幫扶康定市工作隊持續用力,將辛勤和汗水播撒在雪域高原情歌之城,用“統戰+”這支畫筆,在康定大地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走出大山看世界”公益游學活動。康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供圖
“省委統戰部主要領導前后5次到定點幫扶村指導工作,走到田間地頭查看產業發展,手把手教法子,走進群眾家中噓寒問暖,坐下拉家常,廣大干部群眾心里熱乎,干勁兒更足了!”四川省直部門定點幫扶康定市工作隊領隊楊輝深有感觸地說。
據介紹,工作隊緊緊抓住黨建引領的牛鼻子,在全省率先成立省直統戰系統定點幫扶康定市工作隊臨時黨支部,明確支部工作職責,健全學習和議事制度,加強工作統籌協調,把各方幫扶力量擰成一股繩。推動省直部門的相關處室與幫扶村黨支部“結對共建”,規范組織生活,加強班子的凝聚力,讓村黨支部成為基層最強戰斗堡壘。組織村干部和致富能手150多人次,赴成都、杭州等發達地區和示范村實地學習“取真經”,把好點子、新思路帶回來,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火車頭”作用,帶領鄉親們大步向前致富奔康。
拔桑一村星野營地。康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供圖
“山卡卡”咋變“聚寶盆”,綠水青山如何真正成為金山銀山?工作隊的答案是:堅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發展產業闖路子!
抓住康定市開放全域旅游契機,推動俄達門巴村木雅圣地4A級景區升級,塑造旅游+”產業示范基地,實現“牧區變景區、資源變資產、牧民變股民、村民變市民”,一個實打實貧窮落后的“空殼村”蝶變為鄉村振興示范村,兩年吸引游客超30萬,旅游收入超1800多萬元!
在康定市日澤村掛職第一書記的廖新生一心撲在工作上,帶領村干部拿著鐵鍬、鋤頭修補平整防火通道,提著口袋清理垃圾,拍攝視頻推廣宣傳澤桑拉“空中花園”,將人跡罕至隱藏深山的山頭打造成為極地美景網紅打卡地,村集體收入一舉突破百萬元。
同時,新都橋拔桑一村第一書記周圣杰積極協調引進星野營地落地,村集體收入實現了“零的突破”,近兩年集體經濟分紅超50萬元,村民個個喜笑顏開。組織村民代表外出實地考察酒店和民宿經營,到營地跟班學習標準化服務,激發村民創業熱情,在營地的輻射帶動下,村上新增民宿13家。
“從營地的發展我看到了只要做好服務就會有生意,我把自家房子改造出十多個房間,一年就賣了50多萬元。”致富帶頭人扎西言語中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
工作隊積極牽線搭橋,幫達杠蘋果找到“好婆家”,一次就賣了104萬元,還簽了長期合同;打造“孜有李”青脆李品牌成了一張靚麗的名片;最讓人驚喜的是,康定花椒還遠渡重洋,首次直銷埃及。
星野營地簽約儀式。康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供圖
群眾需要什么,工作隊就往什么方面努力。針對老百姓粗放的種植養殖方式,技術含量低,完全靠天吃飯,工作隊邀請民主黨派的專家學者到幫扶村組織技能培訓,邀請省農科院、四川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專家走進田間地頭送教上門,手把手地講方法教技術,白芨要怎么選種育種,果樹要如何修剪,何時施肥用藥,專家給村民列出了操作清單,農牧民在實踐中成長,成為身邊的“土專家”“田秀才”。
針對高原上高發的疾病,工作隊協調省腫瘤醫院、903醫院、格瑞齒科、普瑞眼科等綜合醫院和專科醫療機構深入幫扶村開展巡回義診,捐贈價值200余萬元的常用藥品,讓群眾足不出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開展明眸行動進校園,為廣大師生宣傳健康用眼知識,為學生檢查視力,免費適配眼鏡,讓孩子世界更加明亮。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們的未來,在書本里、在課堂上!”在工作隊的引導下該理念成為廣大農牧民的共識,各族青少年在學習交流中加強交流增進友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加牢不可破。
匯聚統戰力量,積極爭取“同心·獎(助)學金”等各類獎助學金80余萬元,統籌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獎勵品學皆優的學子,幫助生活困難的家庭,把組織和社會的關愛送到孩子們心坎上,幫助莘莘學子順利完成學業,激勵努力學習圓夢。亞弄村的尼瑪拉姆,如今已是西南民族大學的研究生,她動情地說:“謝謝你們,讓我成了全村的第一個研究生!”
同時,連續三年組織“走出大山看世界”活動,160多名各族青少年手拉手走進城市,實地走進博物館、科技館,沉浸式開展研學活動,深刻感知知識和科技的力量,打開孩子們的視界,讓孩子們心里悄悄埋下了夢想的種子。
此外,工作隊還舉辦三期網絡技術和短視頻培訓班,培育“雪山下的卓瑪”等十多位本地網絡達人。他們用生活記錄和沉浸視角把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和圣潔甘孜的極致美景進行全方位展示,積極推廣高原特色農副產品,為家鄉代言助力鄉村振興。
同心永向黨,攜手創未來。依托統一戰線力量,工作隊在雪域高原接續奮斗,用辛勤和汗水書寫動人詩篇,濃墨重彩描繪鄉村振興美麗新畫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