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神:生態警務守護綠水青山

民警巡護竹海。李欣婕攝
清晨,眉山市青神縣瑞峰鎮天池村竹產業基地的竹林深處,生態警務室民警陳凱身著長袖長褲,手持竹杖巡林,“巡護不僅要防盜伐,更要第一時間發現病蟲害和火險隱患”?!熬焖{”的身影穿梭于竹海中,是青神縣構建生態防護網的一個生動縮影。
這張“網”縱向貫通“局黨委-警種部門-派出所”三級體系,橫向聯動林業、環保、水利等8部門,形成“公安主力+部門協同”的強大合力——警力下沉,派出所所長化身“生態警長”,社區民警下沉為“生態網格員”,實現“一村一警一責任區”全覆蓋;網格覆蓋,凝聚起312名村社干部、護林員組成的“生態義警”隊伍,織密基層防護網;科學守護,天網監控與無人機巡航構建“天眼”,“生態風險清單”精準預警病蟲害、火險隱患。
科學守護的目的是促進綠色發展。每年春末夏初,青神縣天池村竹林深處,點點螢火如星河傾瀉,吸引游客紛至沓來。民警陳凱實時接收著一線志愿者發來的人流信息:“保障游客安全與舒適觀螢體驗,容不得一絲懈怠。”
為守護這一珍稀景觀,青神縣深化警企共建,聯合32家農旅企業全力護航鄉村旅游。在核心棲息地加裝防護網、規范景區秩序、科學分流、拆除違建、嚴打欺客宰客……“竹里螢光”生態旅游節火爆出圈,單季吸引游客超15萬人次,實現安全事故“零發生”。
此外,青神縣全力開展“護綠”“凈水”專項行動:近3年破獲破壞生態案件16起,斬斷非法利益鏈;推動違法主體補植竹林、在岷江增殖放流魚苗10萬尾;岷江青神段水質穩定在Ⅱ類,今年6月更是出現大量魚群洄游的震撼景象。全縣群眾生態環境滿意度達98.5%,涉生態矛盾下降40%——數據背后,是青神縣以法治利劍守護生態的堅定決心。
從竹海巡護到螢火蟲守護,從破案攻堅到服務民生,青神縣以“生態警務”為紐帶,構建起“保護-發展-共富”的良性循環,讓竹海成為永不枯竭的“綠色銀行”。(李欣婕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