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礦業高質量發展 四川拿出“硬核”舉措
探索“訂單式”“眾籌式”地質調查

創新礦業權出讓方式
●減輕企業資金負擔,倒逼技術革新,探索“限定最高報價+方案比選”競爭方式
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
●以釩鈦磁鐵礦為試點,探索建立戰略性礦產資源探產供儲銷統籌發展機制
四川是礦產資源大省,戰略性礦產資源豐富且分布相對集中,是國家重要的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基地。目前,全省已發現礦產136種,查明資源儲量礦產100種。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促進礦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圍繞優化勘查布局、有序出讓礦權、強化儲備利用等方面,提出18條政策“干貨”。這是2023年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以來,四川專門針對礦業高質量發展推出的政策措施。
破解痛點難點,回應行業發展期盼
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展開以來,四川優勢戰略性礦種找礦突破和增儲上產成效顯著。與此同時,四川礦業發展還存在基礎地質工作薄弱、找礦后勁不足、礦業權盤活難度大、投入機制不健全的問題。
“《意見》是加強重要能源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的客觀需要。”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意見》梳理戰略找礦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提出破解之策,回應行業發展期盼,為促進戰略性礦產資源增儲上產提供了四川方案。
以備受礦企關注的用地用林用草難題為例。通常,礦山企業從取得礦業權到進場勘查及正式投產,用地用林用草等審批周期長。此前,四川已對6個重點礦業企業的11個具體項目實施“用地保姆”服務機制,制定了“一企一策”用地保障方案。
如今,“保姆式”用地保障范圍將進一步擴大——《意見》明確,要建立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重點項目清單,開通審批綠色通道,實行“保姆式”用地用林用草保障,進一步提升礦業項目審批效率,縮短項目落地周期,為礦產資源供應鏈穩定提供前置保障。此外,《意見》還提出,推進采礦權和土地使用權等組合出讓、探索帶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出讓礦業權,綜合解決采礦用地難題。
創新地質調查模式、礦業權出讓方式
《意見》明確,支持省屬地勘單位、礦山企業自籌資金開展戰略性礦產“訂單式”地質調查;對社會資本參與意愿低的調查項目,鼓勵省屬企業牽頭開展戰略性礦產“眾籌式”地質調查。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訂單式”“眾籌式”地質調查模式,主要針對社會資本參與基礎地質調查渠道不暢的問題,將拓寬找礦資金渠道,推動社會資本和地勘單位進入空白區參與地質找礦。
探索創新礦業權出讓方式也是一大亮點。近年來,礦業權交易市場出現多宗“天價”礦業權,不斷刷新礦業權交易溢價紀錄。破解“唯價高者得”,《意見》探索“限定最高報價+方案比選”競爭方式出讓礦業權。“一方面,減輕企業資金負擔,避免因高價競得礦業權而壓縮勘查開發投入。另一方面,通過方案比選倒逼技術革新,推動環保與開采技術升級,助力礦業綠色轉型。”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意見》提出以釩鈦磁鐵礦為試點,探索建立戰略性礦產資源探產供儲銷統籌發展機制,按照“以產定礦”原則,合理有序投放礦業權,以產業需求牽引資源供給,實現資源開發與產業發展聯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若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