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酷世界冠軍張云鵬:“飛檐走壁”的熱愛者

近日,新網銀行Sports Talk直播間里迎來一位別樣的世界冠軍。他在2019-2022年斬獲全球國際中外跑酷類大賽30余項個人和集體賽冠軍,連續(xù)3年率團隊“跑酷俠”獲得世界跑酷追逐賽中國站冠軍,更是跑酷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他便是張云鵬。
相較于其他厚積薄發(fā)、從小勤學苦練的“別人家的孩子們”,張云鵬算是半路出家“野路子”選手。不過也正因為他曾經的不走尋常路,這位英俊的跑酷飛人,才能從一位懵懂少年一路飛躍成為進軍影視業(yè)的跑酷冠軍。
“熱愛夠深,才沒放棄”:從普通人到世界跑酷標桿?
在很多人眼里,職業(yè)運動員的道路是從小就被規(guī)劃好的——體校、專業(yè)隊、國家隊,直到最后拿到獎牌,成為他人的偶像。然而,張云鵬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他沒有傳統(tǒng)意義上的運動員背景——在16歲之前,他形容自己就是一個“網癮少年”。
轉折出現(xiàn)在2009年。那一年,他偶然在網上看到一段國外跑酷視頻:視頻里的人做了一個“金剛跳”的動作,畫面里的自由感徹底震住了他。張云鵬在驚嘆之余,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這個動作我能不能完成?”就是這樣一個念頭,讓他走上了一條完全陌生的路。
沒有教練、沒有專業(yè)場地、沒有教材,他只能靠自己摸索。那時的互聯(lián)網視頻還屬于比較“粗放”的時代,這類的跑酷視頻很多都只是拍攝者炫技,沒有動作拆解,甚至視頻的制作者也沒有寫出這個技術動作的名字。憑著少年的一腔熱血,張云鵬只能通過一次次觀察開始學習,而他最早的訓練場地是自己家的席夢思床墊,原因很簡單,“比較不怕摔”。
出生在大同的張云鵬苦于同城缺乏跑酷的同好,于是在網上聯(lián)系到了一群在太原的跑酷愛好者。每周末,張云鵬都要坐綠皮火車趕到太原,和同好們一起在山西大學里練兩天跑酷,再坐周日的綠皮車回家。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幾個月,后來張云鵬覺得每周練兩天不過癮,干脆報考了太原的學校,這樣就可以經常和太原的朋友們切磋跑酷技巧。
那時的張云鵬根本沒有想到,幾年之后,他會成為全國冠軍,還會創(chuàng)造吉尼斯世界紀錄。2015年1月13日,張云鵬擊敗了來自英國的對手凱·麥基弗和跑酷大師蒂姆·西弗,以6.14秒的成績打破了由蒂姆保持的跳躍10根橫桿用時6.36秒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從網癮少年到跑酷世界紀錄創(chuàng)造者,在新網銀行直播間中,他是這么形容自己的蛻變之旅的:“它本身就是比較耗體力一件事,如果說自己的熱愛程度不夠,其實很容易就會放棄?!睙釔?,鑄造了獨屬于張云鵬的奇跡。
“不是冒險,是科學移動”:張云鵬的跑酷本質論?
隨著張云鵬在國際上不斷收獲榮譽,他也逐漸成長為跑酷文化的推廣者。在這一過程中,張云鵬意識到自己所擔負的社會責任。他逐漸意識到,要推廣跑酷,就要率先扭轉大眾心中跑酷“危險系數高、容易受傷”的刻板印象。
對外界來說,跑酷常常被貼上“極限運動”的標簽。但在張云鵬眼里,它并不是盲目的冒險,而是一套科學的動作體系。就連跑酷運動本身也被張云鵬總結成一句話:“本質是教你如何從一個點安全地移動到另一個點?!边@句話,成為他一路訓練和比賽的核心理念。
張云鵬和主持人在新網銀行直播間。新網銀行供圖
張云鵬也主張在練習的時候采取漸進式的方法:先在具備保護的室內場地訓練好技術動作,再去室外進行實戰(zhàn)。室內的穩(wěn)定環(huán)境無法模擬室外復雜的環(huán)境,“草地、水泥、瓷磚,不同材質的障礙物結構,落地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其實跑酷就是挑戰(zhàn)人類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p>
為了能更穩(wěn)定地完成每一個動作,他在進行跑酷之前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到陌生場地先觀察。地面是不是平的,有沒有石子、玻璃渣;欄桿能不能承受體重,立柱是否牢固。只有在完成所有檢查之后,他才會開始練習。在張云鵬眼中,一個聰明的跑酷者,一定是既具備強大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又在戰(zhàn)略上具備極高的風險管理意識的復合型人才。
此外,張云鵬還談到“恐懼”的問題。很多人問他,如何敢在復雜環(huán)境中做動作。在新網銀行直播間中,他的回答是:絕不是盲目硬扛,恐懼是正常的,關鍵在于逐步提高心理閾值。“先在低的地方練,等熟悉了,再慢慢上高度。熟練度上來,心理的恐懼就會降下來。”
讓跑酷精神登上更大的舞臺
2022年,跑酷首次作為正式競賽項目納入世界運動會。
2025年8月,跑酷再次出現(xiàn)在成都舉辦的世界運動會中,共設男女自由式與競速四個項目。
近些年,隨著跑酷作為一種競技運動走上“轉正”之路,對這項運動的競技評分規(guī)則也逐漸使得跑酷運動產生了一些風格和技術動作上的限制:為了獲取更高的分數,選手們的風格開始趨向于統(tǒng)一化,但張云鵬秉持著“Keep Real”的心態(tài),一直追逐曾經的那份自由的心態(tài)。在競技化的路口,張云鵬決心走出屬于自己道路,就像當年那個對著視頻獨自鉆研動作的懵懂少年。
在通過拓展跑酷新邊界的同時,張云鵬還和多個體育品牌達成了合作,“穿著他們的品牌的衣服進行一段跑酷。拍廣告是我最開始接觸到熒幕的一個方式。”隨著和鏡頭打交道越來越多,張云鵬發(fā)現(xiàn)自己找回了曾經剛接觸跑酷的新鮮感,他開始享受自己在鏡頭前的表現(xiàn)力。
如今,他的新身份是動作演員。在去年上映的一部商業(yè)電影中,他和自己的團隊在“8D城市”重慶完成了大量高強度的動作戲份。對他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舞臺,能讓更多人通過大銀幕看到跑酷的魅力。
更讓他期待的,是另一部跑酷題材電影。如今,該部電影正處于后期剪輯階段,預計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上映。用更寬廣的銀幕去推廣跑酷文化,這是專屬于張云鵬和跑酷之間最浪漫的事。在飛檐走壁之間,屬于張云鵬的道路無比自由。(許小青、田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