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蒼溪:曾經的閑置地已成了村民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金秋時節,瓜果飄香。在廣元市蒼溪縣,許多鄉村走出了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新路子,云峰鎮青鹽村就是其中之一。在這個初秋時節,村民們昔日在房前屋后、坡臺地上種上雪梨樹,如今既染綠了山頭,又甜滿了鄉親們的心頭。
在青鹽村的梨園里,棵棵梨樹都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村民們正在忙著采摘。很難想象,幾年前,這里還只是一些閑置的邊角坡地。如今,這滿山的綠色,不僅成了最美的風景,更成了村民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采摘鮮果。蒼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以前我們這些地方都是荒山、荒坡,什么都沒有種,這幾年村上鼓勵種雪梨,現在梨子長得好,價錢也不錯!我家今年賣了好幾噸,比去年增收了幾千元。”青鹽村五組村民張華甫說。
青鹽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剛富介紹,該村決定在生態保護中尋求發展。經過考察,發現當地的土壤、氣候特別適合種雪梨,就動員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邊坡臺地這些閑置土地資源,見縫插綠,規模發展雪梨種植,這樣既不破壞生態,不占用良田,又能形成產業,美化家園。現在,全村種植面積達到了2400多畝,預計今年總產量能超過3000噸,戶均能增收4000多元。真正是“綠了山頭,富了口袋”。
小小的雪梨,不僅結出了生態果實,更結出了經濟果實。村里還統一提供了技術指導,打通了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讓這些長在庭院坡地的“生態梨”走出了大山,變成了搶手的“黃金果”。
“青鹽村的雪梨品質好,綠色生態,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我們每年都過來批量采購。”采購商李大山說。
一片片曾經的閑置地,如今變成了生機勃勃的果園;一個個金黃的雪梨,承載著村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青鹽村的故事生動地證明,保護好綠水青山,就能收獲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在這里實現了雙贏。
將挑選好的雪梨打包發往消費市場。蒼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青鹽村通過發展庭院經濟,不僅改善了人居環境,更探索出了一條依托綠色生態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我們全鎮像這樣的村還有14個,以發展蒼溪雪梨、紅心獼猴桃、柑橘等為主,形成‘一村一特色’的美麗鄉村,實現戶均增收1000元。”云峰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祁有恒介紹。(韓靜、詹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