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國家公園有了“戶口本”交出“成績單”

近年來,我國國家公園建設取得一系列成就。我國自2015年啟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2021年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首批國家公園。截至2025年7月,5個國家公園已全部完成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有了自己的“戶口本”。這些國家公園各具特色,在生態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三江源國家公園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總面積19.07萬平方公里,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這里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全球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遺產,是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分布著雪豹、藏羚、白唇鹿、野牦牛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目前該國家公園實現了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的整體保護,藏羚的種群數量恢復到7萬多只,園區2萬多名牧民轉變為生態管護員。
●大熊貓國家公園
橫跨川陜甘三省,總面積2.20萬平方公里,是我國野生大熊貓繁衍生息的自然家園。保護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分布有雪豹、川金絲猴、羚牛、金錢豹、紅豆杉、珙桐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
近年來,該國家公園打通13個大熊貓局域種群的生態廊道,以大熊貓國家公園為主體的大熊貓棲息地保護體系總面積擴大至2.58萬平方公里,85%的大熊貓野外種群實現了棲息地連通和種群間遺傳交流。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
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境內東北虎、東北豹生物鏈最完整和棲息地質量最好的地區,分布有中國境內規模最大且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東北虎、東北豹種群。
目前,該國家公園建立了集保護、監測、科研于一體的保護機制,虎豹種群數量持續增加,野生東北虎幼崽存活率提高到50%以上,野生東北虎達到70只左右、野生東北豹達到80只左右。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是我國分布最集中、類型最多樣、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是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之一海南長臂猿的全球唯一分布地,生物多樣性指數與亞馬孫熱帶雨林相當,屬于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
近年來,該國家公園加強雨林生境恢復,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恢復到7群42只。
●武夷山國家公園
海拔高差大,植被垂直分布明顯,具有中亞熱帶原生性常綠闊葉林典型生態系統,是東南動植物寶庫,著名的生物模式標本產地。
目前,該國家公園實現了集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的發展格局。自設立以來,發現了武夷林蛙、福建天麻等新物種,初步判斷黃腹角雉數量在1000只左右。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蘭珍 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