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然資源投資集團第一次黨代會 曬答卷、繪藍圖、謀未來

人民網成都8月30日電 (記者朱虹)8月28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自然資源投資集團(以下簡稱自然資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會上透露,截至2024年底,資產規模402億元、增長35%,利潤總額3.97億元、增長3.2倍,成為全省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第一軍團”和自然資源領域投資“第一尖兵”的發展藍圖逐步繪就。
作為全省科技型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主體和自然資源領域國有資本投資主體,自然資源投資集團圍繞全省重要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和供給的統籌,全力筑牢能源資源安全保障根基。
其中,自然資源投資集團“一號工程”紅格南礦開發項目被列為省委“2025年度攻堅重大任務”,實現“當年獲取礦業權、當年完成可研設計、當年通過用地預審、當年實現項目核準、當年開工建設”,跑出了國內重大礦山項目建設的“四川速度”。自然資源投資集團還成功獲取亞洲最大的淺埋藏單脈鋰輝石礦麥基坦鋰礦;與四川能源發展集團成功競得省內兩個區塊石油天然氣勘查探礦權,實現省屬國企油氣資源“零的突破”;著力打造百噸級黃金開發基地,獲取甘肅瓜州振興金礦,實現省外戰略礦產資源新的突破;成功收購牦牛坪稀土礦39%股權,成為省內唯一擁有稀土礦權的省屬國企;出資10億元參與省資源能源投資引導基金,實施找礦項目31個,在煤炭、鋰礦、油氣等關鍵領域成功布局;瀘州大村煤礦納入2025年省級重大項目清單,項目建成后將構建“煤-電-化-材”循環產業鏈,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堅強能源保障。與攀鋼集團、寶武鋼鐵集團、銀河化學等企業合作布局先進鈦材、釩儲能等7大產業領域,與中國稀土共建螢石綜合利用生產線,與寧德時代合作構建“鋰礦采選—材料加工—電池制造”全產業鏈,與中國資環集團布局尾礦綜合利用、“城市礦山”回收利用、動力電池循環利用等產業,以資源高水平開發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自然資源投資集團助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成果顯著,高標準規劃50萬畝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1515”示范工程,在全省率先實施低效園地開發、耕作層剝離再利用等示范項目,整治土地規模5.13萬畝,新增耕地1.75萬畝,以實際行動服務國家糧食安全大局。全國首個全縣域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項目(南充蓬安40余萬畝)今年開工,目前已完成形象進度約85%,計劃今年內完成全部工作。
自然資源投資集團還主動參與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修復、貢嘎山生態保護、“六江”生態廊道建設等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在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上持續發力。開展“地質+文旅”“礦山+文旅”“土地+文旅”,助力全省“百業+文旅”融合發展。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勘察設計、商貿物流等傳統產業,推動各個產業協同發展。與綿陽、眉山等9個市(州)以及相關省屬國企簽訂合作協議,圍繞項目策劃、規劃設計、用地報件、指標流轉等提供要素保障服務,打造自然資源綜合服務商。
為加速推進全省地勘單位改革“后半篇文章”,完成10家單位“事轉企”改革,將31家地勘單位整合重組為17家企業,新設立天府礦投等11家企業。自然資源投資集團與市(州)政府、高等院校、龍頭企業簽訂63份戰略合作協議,構建產業生態圈;成立3個區域性總部,組建國際化專班,加速全球化布局;開展技術攻關獲得知識產權262項,榮獲省部級及以上優質工程、優質項目等獎項131項,稀土回收率突破70%,西藏納木錯科研鉆探項目刷新高原湖泊鉆探取芯世界紀錄,全省首個礦山大模型已啟動建設,投資10億元的全國首個自然資源科創產業園正加快建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