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見手青快炒厚切 流行切3刀炒16秒?

    店主:太夸張 專家:至少炒20分鐘,趁熱吃

    2025年09月01日08:04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見手青快炒厚切 流行切3刀炒16秒?

      近日,多名網紅探店云南個舊一家野生菌店品嘗“見手青”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在視頻中,這道“見手青”被介紹為厚切、快炒,有博主稱當地流傳“3刀16秒”一說,即切3刀、炒16秒。

      見手青,一種野生菌菇,常與致幻等不良作用相關聯,若烹飪不當容易中毒。不少網友擔憂,視頻中如此短的烹飪時間是否會導致中毒?

      被探店的店家告訴記者,雖然是快炒,但所謂“3刀16秒”的說法太夸張,不屬實,而且由于火力差異、收購菌菇渠道差異等,她不建議家庭模仿快炒烹飪方法,強調見手青需要炒熟。

      店主辟謠:

      “3刀16秒”太夸張,炒不熟易中毒

      8月28日,被網紅探店的店鋪老板張女士告訴記者,其店鋪最初由父親經營,至今已有34年。張女士稱,在網紅探店后,店內出現了不少外省游客。厚切見手青的做法是在經營過程中探索得出的,“我們自己也吃,覺得厚切的口感比較好”。

      據張女士介紹,她收購的見手青來自個舊市老廠鎮馬鹿塘村一帶,生長在栗樹下。對于所使用的菌菇品種,張女士稱其為“紅見手青”“黃見手青”,有時也會混合使用。當記者詢問是否使用過學名為蘭茂牛肝菌的“紅蔥”,張女士予以否認。

      在烹飪技法方面,有博主稱當地流傳“3刀16秒”一說,即切3刀、炒16秒鐘。張女士辟謠稱:“太夸張了。你敢吃,我也不敢賣。這個菌子要炒熟了才能吃,不能開玩笑?!痹谄涞陜龋娛智嗫斐磿r為爆炒,會使用大量豬油。

      至于具體烹飪時間,張女士擔憂對他人產生誤導,希望不要提及,她強調“必須要炒熟”。她也不建議家庭模仿快炒,一方面,家庭自采菌菇可能品種有誤;另一方面,店內灶臺火旺、溫度高,而家庭火力較低、快炒存在風險,“就怕炒不熟,容易中毒”。

      曾有一名博主在該店食用后發布文稱身體“有反應”。張女士認為,店鋪所在地海拔超2000米,即便從相鄰縣出發,仍會經歷海拔上升近千米的情況,且沿途多山路,溫度較低,路途情況也可能導致身體不適。

      專家提醒:

      最好炒20分鐘以上,且要趁熱吃

      從科學角度而言,快炒厚切見手青這種做法是否存在風險?見手青的毒素是如何產生的?

      8月27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羅宏介紹,見手青在被加熱時,毒素出現鐘形曲線變化,即由低升高、再由高降低。最初,在見手青體內,毒素含量較少,而隨著炒制,毒素含量出現指數級變化,增長10~30倍,“家庭火力一般炒七八分鐘時,它的毒素含量會達到一個峰值”。他建議最好炒制20分鐘以上。

      羅宏進一步解釋,見手青存在豐富的麥角硫因和雜色乳牛肝菌酸,這兩種化學物質都是對人體有益的高值抗氧化劑,本身沒有毒性,但當二者通過硫橋連接時會產生致幻毒素?!霸诔粗茣r,這兩種化學物質很大概率會發生化學反應,條件合適時,毒素濃度會大大增加。”

      羅宏介紹,這種毒素被稱作蘭茂菌素,不僅在“半生不熟”時大量出現,也會在炒熟冷卻后出現。在見手青炒制過程中,毒素形成后在高溫中存在不穩定性,大部分并不會降解,毒素分子中的麥角硫因部分存在硫醚與硫醇兩種構型,可形成兩種同分異構體?!俺赐暌院?,它是一個構型;當溫度降下來時,它又會恢復為另一構型,見手青內再次出現毒素。所以炒熟以后需要趁熱吃,不能在常溫下靜置冷卻或放入冰箱?!?/p>

      羅宏提出,中毒需要考慮兩個方面,除了毒素含量以外,個人體質也有差異,敏感體質人群容易中毒,“極少數敏感體質哪怕是一點點毒素都會很敏感”。

      在觀看了網傳探店視頻及截圖后,羅宏認為還存在一種可能,即商家所使用的野生菌物種混雜,并沒有使用大家熟知的、毒性較強的見手青,“廣義上的見手青泛指切開后會變藍的所有牛肝菌。而老百姓所說的見手青是指蘭茂牛肝菌,也是目前廣義見手青中唯一明確有致幻作用的物種”。(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陳馨懿)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