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納溪:滿枝“金佛手” 攥緊“致富拳” 特色產業敲開鄉村振興“幸福門”

![]() |
金黃鮮香的佛手柑。 丁俊皓攝 |
近日,瀘州市納溪區合面鎮新設村1200余畝佛手柑成熟,一顆顆金色的佛手柑掛滿枝頭,果實形態各異,或伸長如“指”,或緊握似“拳”。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果香,村民們忙著采摘、打包,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翠綠的枝芽四處蔓延,鮮嫩的佛手柑在枝葉間探頭探腦,村民們穿梭于田壟間,熟練地將一簇簇瓜尖采摘入籃。發展佛手柑特色產業不僅讓種植戶嘗到了甜頭,更讓眾多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增收。“現在年紀大了,不能再外出打工。這幾天,在這里幫助采摘了幾百斤佛手柑,干活有點收入,也可以補貼生活。”合面鎮新設村村民于明安一邊采摘一邊說。
“今年佛手柑收購價是1.5元一斤,產量比去年提升不少,我們新設村還種植枳殼、白芷、車前草、薄荷、砂仁等中藥材,既提高了土地產出,也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增收。”合面鎮新設村黨總支書記、主任程小玲表示。
在瀘州昊柏農業有限公司的中藥材加工車間,馬達轟鳴,撲面而來一股佛手柑的清香味。操作員忙著將新采摘的佛手柑鮮果切片、送入烘干房,烘干后裝進冷庫,等待裝車運出銷售。
“從8月初就開始采收佛手柑,一直要收到10月中旬才結束,今年1200余畝佛手柑鮮果產量預計1500噸左右。”合面鎮新設村佛手柑種植基地負責人李文金說,通過粗加工,佛手柑產值得到了大幅提升,又為村民增加了12個工作崗位。
據了解,合面鎮探索特色產業的發展之路,深挖佛手柑產業鏈,多次與專業院校、科研院所進行技術交流,把中藥材資源優勢轉化為群眾家門口增收的有效渠道,努力把中藥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
發展佛手柑產業只是納溪區產業振興的縮影。近年來,納溪區立足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堅定不移走生態、綠色發展的道路,以中藥材產業的杠桿撬動鄉村振興迅速發展,不斷做深、做強中藥材全產業鏈文章。目前,全區中藥材種植面積1.1萬畝,產量0.25萬噸,產值0.35億元,中藥材特色產業厚積薄發,敲開鄉村振興“幸福門”。(丁俊皓、趙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