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k8iu8"><th id="k8iu8"></th></abbr>
  • <abbr id="k8iu8"><option id="k8iu8"></option></abbr>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第四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公布

    4位四川籍英烈被載入名錄

    2025年09月01日08:12 | 來源:華西都市報
    小字號

    原標題:4位四川籍英烈被載入名錄

      8月29日,退役軍人事務部發布公告,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銘記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勛,講好抗戰故事,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現公布第四批43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記者梳理發現,四川籍抗日英烈周鼎銘、劉一、鄭少愚、伍世英出現在名錄中。

      周鼎銘

      遭日寇伏擊

      與李家鈺一同壯烈殉國

      周鼎銘(1901—1944)四川蒲江人,國民革命軍第36集團軍上校副官處長。據成都英烈網信息顯示:1937年,經中共地下黨聯系到延安陜北公學學習。1940年,被李家鈺電召回抗日前線,升任第36集團軍總部上校副官處長。同年調任第36集團軍駐成都辦事處,開展“抗日救亡上層統戰工作”。1944年5月21日,李家鈺在集團軍總部指揮掩護友軍撤退時,在河南陜縣秦家坡遭日寇伏擊,李家鈺和一直伴隨著他襄贊戎機的周鼎銘同時壯烈殉國。周鼎銘時年43歲。1986年1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頒發證書,追認周鼎銘為“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

      劉一

      五次擊退日寇

      中彈后與敵人白刃相搏至犧牲

      劉一(1904—1944)四川成都人,國民革命軍第21軍145師435團團長。1944年6月,龍衢戰役爆發。據衢州檔案史志網刊載文章記載:1944年6月25日,固守衢州機場的21軍145師435團在上校團長劉一的指揮下,奮力反擊,先后共擊退敵人5次進攻,殺敵甚多。當敵人第二次進攻時,劉一已身中兩彈,但他仍堅持戰斗,決心死守陣地。彈藥用盡后,劉一團長同士兵一起與敵人拼死搏斗,奮勇廝殺。敵人認出他是指揮官,便將他包圍起來。在刀劈劍刺的圍攻中,他毫無懼色,奮力格斗。在連續刺倒幾個敵兵后,他也身負重傷、遍體洞穿,最后被一日軍刀劈要害,氣竭力盡倒入血泊中,大呼“殺敵”數聲而氣絕。劉團長的警衛員柴云、團部軍械官劉劍鳴一同犧牲。戰后開會追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追贈“少將團長”職銜于劉一。

      鄭少愚

      長空中阻擊日寇

      從印度駕機回國途中不幸殉難

      鄭少愚(1911—1942)四川渠縣人,中美空軍聯合指揮部副總指揮。據達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消息:鄭少愚在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求學期間,與中共黨員胡春浦來往頻繁。經胡介紹,與中共黨員、《中國空軍》雜志編輯龔儀宣相識,并配合龔儀宣搜集空軍情報,為當地中共地方組織收轉延安來的書刊、文件。后由胡春浦、李浩然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被編入飛行大隊任少尉分隊長。同年8月14日,日機轟炸上海,首次駕機迎戰,不幸負傷。1938年5月,重慶空戰,孤膽截敵,作戰英勇,擊毀日機2架。先后晉升為中隊長、大隊長。五年中,參加廣州、南京、武漢、貴陽、柳州、重慶、成都等空戰100余次,只身擊落敵機5架,配合友機擊落日機數十架,5次負傷,戰機帶傷30余次,戰功卓著。成都空戰后,調空軍參謀部,代表中方任“中美空軍聯合指揮部”副指揮。1942年春,率中國飛行員前往印度卡拉奇接收美機,回國途中飛機失事殉難,時年31歲。1981年11月27日,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伍世英

      遭日寇合擊

      為保護戰友不幸犧牲

      伍世英(1909—1939)四川仁壽人,東北軍112師地下黨工委書記。據“史志眉山”記錄:1925年至1927年,伍世英先后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仁壽華英中學和成都協和中學。1930年夏,又考取了南京軍需學校,后轉入南京計政學院學習,并與王景任、秦川等幾位革命青年赴北京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創辦、主編革命文學雜志《榴火》。1936年,伍世英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受中共黨組織派遣開展地下工作,歷任騎兵第三師政治部主任、110師黨工委書記、51軍工委書記兼東北軍工委宣傳部部長、高密諸城山區蔡晉康部黨工委書記、57軍112師黨工委書記。1939年9月,伍世英所在的667團在費縣寄寶山遭日軍合擊,他為保護丁履析、安風楠兩位小戰士不幸犧牲,年僅30歲。(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楊博)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